新闻资讯
学院新闻
师欲善其事,必先锻其功-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第一课
2021-09-14 09:58 陈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优良教学传统需要秉持,但教学工作也要常教常新,不能默守陈规。 93日迎来了电子2109-2110班新生的第一节高等数学课,是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改革创新一下呢?在徘徊良久之后,还是选择创新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深知这句话的内涵,不妨就从这里做文章。

大胆摒弃一开始就以数学知识为开场白的形式,选择大学生所关注的大学生活为切入点,这就先入为主颠覆学生对数学老师的固有认识,这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结合多年对新生教育的认知特点,以学生当下所关注的一些话题,展开讲解。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在丰富他们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引入了对他们家国情怀的培养、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别样的大学生活为引入,塑造健康向上的大学生活

1. 打碎梦幻泡影,认清现实生活

大一新生刚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冲刺,还沉浸在高考胜利后的喜悦和对大学生活无限憧憬之中。老师、家长和众多的朋友,都在说:高中努努力,大学就轻松了。因此,新生们都还是处于憧憬中理想的大学生活。很多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人生的道路将一帆风顺,所以很有必要在他们刚进校就要及时打碎他们脑海中的梦幻泡影,引导他们融入现实的大学生活,帮助他们从一开始就塑造健康向上的大学生活。

2. 确立目标,点亮人生灯塔

人生是一个旅行,若想成功到达彼岸,就要有指引人生旅程的灯塔。大一新生刚刚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上大学的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尚没有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没有精准的定位。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帮助他们点亮人生灯塔,树立人生追求,那么他们经历短暂的大学生活后,就会逐渐缺乏学习动力,渐渐地淡出了他们的理想。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因此,需要及时告诉新生奋斗目标对于以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告诫他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 唯有改变,方可适应物竞天择

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在大学里仍然适用,如果大学生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淘汰在所难免。在中学时代,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由家长、老师一手包办,尤其是生活方面,家长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使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独立性的缺失,进入大学后,学习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的自理能力都很低。在大学中,学生的自觉程度对学习成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中学相比,大学教学更注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一来,那些依旧像中学一样依赖于老师的同学便成了学习困难户。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告诉他们:要学会笑对生活,不要对生活感到怜悯,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塑造别样的大学生活。

4. 积极融入社团活动,绽放精彩人生

大学校园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除了正常的教学课程外,同学们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参加讲座或各种学术研讨会。而且校园里社团种类繁多,内容涉及广泛,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加入一至两个社团来提高自己的课外生活质量。

社团能让同学间的感情更为深厚,沟通更为顺畅,人与人间的友谊更为纯化,也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感受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社团生活,同学会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体验,这将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笔精神财富。

(二)以丰富的数学知识拓展为牵引,激发学习数学动力

文学大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它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数学是一门魅力与枯燥同时存在的学科,如何消除大一新生从一开始就对大学数学的厌倦,并且能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呢?

1.  通过《数学的深渊》,感受数学的广博

前段时间看到在网上流传着一张数学深渊图。通过这张图,看到普通人只是停留在最基础的数字计数以及四则运算的阶段,越到深层,甚至连名词都没有听说过,更不会知道都是做什么的。以此来看,真的可以称之为数学深渊。

同学们看到这张图后,除了惊讶还是惊讶。原来还有这么高深的数学呀,感叹自己以前所学的数学居然是如此的简单。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动力。

2.  通过应用数学科普图片的展示,感受数学的强大

通过三组数学科普图片(前三次科技革命中数学所起的先导和支撑作用、数学与国防工业、数学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展示,使同学直观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所谓高新科技,本质上只是一种数学的运用技术,高新科技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通过这些科普图片的展示,深刻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强大,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  近当代数学家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只有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感染文化,产生文化共鸣。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世界观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熊庆来、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前辈不仅在数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而且有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

比如华罗庚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投入祖国的怀抱。他曾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天空晴朗的时光,还是在风雨如晦的年月,他都始终恪守着诺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不息,向人们展示了他祖国中兴宏伟,死生甘愿同依的爱国热心。这是何等情怀,确实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认真体会。

(三)利用网络交流帖子,引领大学学习方法的改变

与其用死板教条填鸭式的方法告诉学生如何改变学习方法,不如以同龄人的口吻告诉他们在大学改变学习方法的必要性,这样他们更愿意接受。于是,精心摘取知乎网站上几位大学生的帖子,使学生体会感受大学数学究竟怎么学。

大学数学的学习就是要转变学习态度,利用好课堂,安排好时间;利用好网络工具和图书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刻苦研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建立学习团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人只有处在有条条框框构成的法律法规中,才能成长为一个正直的人。提前告知学生数学课堂以及课后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郑重的告诉同学们关于手机的合理运用,强调手机的工具性,而非玩具性。从小处让大学生懂得规矩的重要性,这对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讨论互动,感受大学课堂的开放

通过各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同学初步体会到大学生活与学习的不同。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大胆交流自己的所思与所想。因为交流有利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一个人很难完成一个事情,如果能经常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事情可能就能够完美完成。讨论互动交流能力的养成,在学习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因此,以学生的交流讨论互动结束了开学第一课。这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思想的火花,必将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撰稿:陈诚

审核:仝秋娟



关闭窗口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 邮编:710121 电话(Tel):029-88166335 邮箱:lxyxupt@163.com 版权所有: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 陕ICP备040096号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